栏目位置:浙江省温州市律师事务所>>温州市平阳县律师>>温州平阳律师>>文章推荐

四川省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年农业增产增收的意见

温州平阳律师四川省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年农业增产增收的意见

四川省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农业增产增收的意见

发文单位:四川省泸州市人民政府

文  号:泸市府发(2008)3号

发布日期:2008-2-29

执行日期:2008-2-29

生效日期:1900-1-1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实现2008年农业增产增收目标,现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一、明确发展思路,落实增产增收目标

  2008年我市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大任务,着力调优结构,大力推进农业化经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努力推动我市农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66.4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到198.3万吨,种植业为全市农民人均增收30元以上。

  各地要按照《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农业局关于2008年小春增产增收的意见》(泸市府办函(2007)195号)要求,切实加强田间管理,努力夺取小春丰收,实现“开门红”。大春生产要按照“稳定面积攻单产,科技避灾争主动,优化结构提品质,产业化经营增效益,实现增产又增收”的思路。稳定提高水稻,主攻旱粮生产,突出抓好效果,大力发展薯类,积极扩种大豆,增加精细蔬菜。计划全市大春粮食总产达171.8万吨,增产0.6万吨,力争大春季为全市农民人均增收20元以上。

  二、落实关键措施,确保粮食稳定增产

  (一)争取多种途径,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切实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严禁非法乱占滥用耕地。同时在依靠科技扩种粮食播面上狠下功夫。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蓄水情况,采取分段育秧,推广旱育稀植育秧技术,实行大、中、小苗配套,千方百计多种水稻;通过改制复种和“三田”改旱,在大抓春玉米和改种高粱的同时积极增种田坎高粱或玉米,确保市委市政府确定20万亩高粱基地目标任务的完成;通过改制复种大搞“增种”,增加红苕面积;古叙山区要通过调整作物结构努力扩种马铃薯,坝区沿江河谷地带要大力推广早春地膜马铃薯;要通过推广“麦/玉/豆”种植新模式和春玉米间作冬大豆,以及利用果园、桑园、田边地角等扩大大豆面积。通过上述途径,力争2008年全市大春粮食面积稳定在414.8万亩以上,其中水稻220万亩,玉米70万亩,高粱20万亩。

  (二)扎实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油作物单产水平。以“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为契机,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8年农业增产增收意见》(川办发(2008)10号)要求,在全市扎实开展“664422”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即集中连片亩产600公斤水稻(中稻+再生稻亩产800公斤),600公斤玉米,400公斤高粱、400公斤小麦,200公斤油菜、2000公斤马铃薯(鲜薯)的千亩展示片。集成创新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实用增产技术。开展高产攻关,创建一批亩产700公斤水稻、700公斤玉米、500公斤高粱、500公斤小麦、225公斤油菜、3000公斤马铃薯(鲜薯)的百亩超高产典型。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和万亩示范要求”,辐射带动大面积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全区县单个作物单产较前3年平均提高5%以上。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把高产创建作为2008年农业生产的中心工作,作为科技兴粮的关键举措,作为行政推动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级财政要安排一定高产创建活动经费,建立一套高产创建活动考核、评价和奖励办法。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加强高产创建活动的宣传引导,营造舆论氛围,宣传活动成果,先进典型,增产模式和成功经验,推动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三)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尽力减轻灾害损失。始终坚持抗灾夺丰收的思想不动摇,立足要抗大灾,救大灾,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确立“顺势而为,主动应对,科学制旱,积极避旱”的抗旱工作思路,变被动抗旱为主动避旱,变以抗为主为防抗结合,变单一抗旱为综合抗旱。继续切实抓好“以旱制旱、以水制旱、以早制旱、以调制旱、以改制旱、以科技制旱和以多制旱”等制旱措施的落实,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制订好预案,强化应急反应,狠抓灾后恢复,千方百计挽回灾害损失,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贯彻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加强农业生物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农药。通过努力,确保全年病虫防治面积占应防面积的95%以上,将病虫灾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

  三、优化区域布局,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做大做强优质粮油,农产品加工,高效园艺等产业,着力建设一批优质水稻、优质高粱、专用玉米、专用马铃薯、优质油菜、优质蔬菜、名特水果、名优茶叶、优质蚕茧等生产示范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带形成,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继续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加大粮油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努力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力争全市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的达到150万亩,优质高粱2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30万亩,优质双低油菜15万亩。

  四、强化科技支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围绕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切实从关键技术研发、实用技术推广、资源高效利用、农民素质提升四个方面强化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开展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力争在优良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集约化、轻简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大力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进一步加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创新推广机制,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把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有机融合,实现人员、技术、品种、物资、信息等“五入户”,扩大实用技术覆盖面。力争全年推广水稻旱育秧135万亩、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40万亩、玉米地膜覆盖栽培8万亩、脱毒马铃薯20万亩、旱地新三熟“麦/玉/豆”种植模式2万亩、免耕栽培技术30万亩。

  五、推进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经营方式

  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营销合作组织、加工流通企业等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改善营锁服务,不断开拓农产品市场。积极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融资机制、运行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公司+基地+体系+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升级,将优势农产品转化为优质产品,打造名优品牌。继续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贯彻实施,依法规范专合组织的运作,维护专合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支持专合组织发展经济实体,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增强对农民的组织和带领作用。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加大对示范村的扶持力度,加强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发挥好示范作用,带动“一村一品”发展。农业部门要继续联系龙头企业,从品种推介、基地建设、技术培训、政策咨询等多方面提供服务。力争全市大春粮食订单面积达到120万亩以上,其中优质稻9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15万亩、优质高粱15万亩。

  六、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增产增收目标任务的实现

  实现2008年农业增产增收目标任务,强化行政推动是关键。一要强化政策落实。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二要强化目标管理。按照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将2008年粮食产量指标层层分解,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三要强化资金投入,增加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各地应根据工作的具体情况研究解决项目实施工作经费。中央财政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要拿出10%用于扶持粮食生产。四要强化农资监管。扎实开展“农药种子肥料管理年”活动,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落实《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6个新规定。抓住春耕备耕关键时节,以农药、种子、肥料为重点,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清理整顿,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确保农民群众用上放心农资。五要强化作风转变。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搞好技术培训,抓好示范样板,辐射和带动大面积生产。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分工协作,搞好技术、信息和市场服务,协调解决好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为夺取2008年农业增产增收作用出应有贡献。

  二○○八年二月二十九日

  2008年各区县粮食面积产量任务分解表

  单位:万亩、万吨

  一、全年粮食 二、大春粮食 其中:(一)水稻 (二)高粱 播种面积 总产量 播种面积 总产量 播种面积 播种面积 泸州市 566.40 198.30 414.80 171.80 220.00 20.00 江阳区 43.31 20.16 35.81 18.46 20.83 5.00 纳溪区 51.08 20.95 42.78 18.91 26.91 2.00 龙马潭区 24.49 11.45 20.49 10.40 13.43 2.00 泸 县 109.71 49.82 84.11 43.54 56.64 2.00 合江县 111.55 43.95 90.55 40.66 47.53 2.00 叙永县 105.01 28.29 73.91 23.12 30.05 2.00 古蔺县 121.25 23.68 67.15 16.71 24.61 5.00 

生产律师是指在该地区专业提供安全生产、行业指导法律服务的律师,凡遇到安全生产、行业指导法律事务均可联系该律师。